• 重庆沙坪坝区融汇温泉城童话里D区5栋1905
  •  cqzhongrui160322@163.com
  • 王总: 13708368233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行业动态
中国之声: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如何让城市更具韧性?
来源:www.cqzrhj.com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6日
      城市生命线包括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电梯、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系统,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一个城市在遭遇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的时候,城市的保供、保畅、保安全的能力就是这个城市韧性的体现,因此,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昨天(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安徽合肥召开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现场会,指出,今年将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如今,有哪些手段可以科学预防燃气事故、桥梁坍塌、城市内涝、管网泄漏等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的重大安全风险?能否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提前感知,做到防患于未然?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实地探访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带您寻找答案。



      预先模拟,防患于未然



      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简称:清华合肥院)巨灾科学中心,记者现场观摩了多灾害要素耦合作用风洞实验平台。清华合肥院灾害机理与模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武金模介绍,依托该平台,可以随时在实验室内模拟出极端气候条件,进而研究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灾减灾。





       武金模:可以实现暴雪模拟、低温冻雨结冰模拟、喷雾模拟以及严寒酷热模拟。利用这些模拟条件,可以不受实际天气的制约,随时在实验室里实现我们想要的环境。可以在合肥炎炎夏季三伏天,模拟出东北漠河地区低温、严寒、暴雪的天气,我们形象称它为“天气的模拟器、四季的制造机”。可以针对城市建筑结构在极端气象灾害环境中所受到的威胁破坏开展抗灾的研究;可以对应急产品开展测试,比如消防车、灾害应急车、救灾帐篷等。 



      让地下管网“看得见”


      模拟极端灾害场景,让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在灾害演练中练就一身本领。而当真正遇到灾害时,又有哪些措施可以应对呢?在安徽合肥中山路与明珠中路交叉口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排水监测点,清华合肥院城市生命线安全研究中心高 级工程师张颖勇介绍,通过安装水质液位一体机等设备,可以有效监测该地段是否有发生城市内涝等风险的隐患,也能直观分析出雨污管网当下的运行情况。


       张颖勇:鉴于此地位置较低,周边有大型小区、学校和政府机关,人员车辆密集,存在着污水冒溢的风险,我们将该管段确定为重点监测目标。在我们旁边的这台窨井内安装了一台水质液位一体机,对井内液位及COD、氨氮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可以看到,长期的数据表明,这条管道一直处在稳定的运行状态,同时我们结合下游的流量计数据获取分区污水量,及时发现异常,有效管控污水收集处理运行风险。





      2021年起,安徽省全面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目前,省级智慧监管平台已累计汇集14.4万公里的城市地下管网基础信息数据。清华合肥院城市生命线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龙飞介绍,去年2月,当地就依托电力井中安装的监测设备,成功化解一起燃气泄漏到电力井的事件。



       侯龙飞:2月16日,我们监测到一电力井里面燃气浓度有异常,它的浓度随着时间快速上升,规律跟燃气泄漏的规律是非常像的,我们就发布了一条燃气泄漏的三级预警,燃气公司马上就派人到现场去进行复核,确诊是由于老旧管线的腐蚀导致的燃气泄漏。当时抢修完了之后浓度快速下降,在18日早上9点多钟的时候浓度降到0,三级预警就得到了解除,成功化解了一起燃气泄漏到电力井的风险。



      “倾听”城市生命线的“心声”


      桥梁,是重要的城市生命线工程之一,桥梁的安全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清华合肥院桥梁安全监测实验平台,记者看到1600平方米的场地内,分布有6种类型的实验桥梁。清华合肥院城市生命线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舒介绍,这些桥梁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状体系,各类传感器各司其职,时刻监测实验桥梁的长期变化。





      李舒:实验车辆在上面连续通行,最 大实验载荷7吨,在平台的下面及其周边,我们布设了30多种,140多个结构类、荷载类以及气象类的传感器。电子水平梁是用来监测桥梁转动的,当重车偏载、超载之后会发生倾覆,它可以做到提前预警。通过应变计的数据可以反演出桥面上的荷载,也可以计算出桥梁的剩余寿命。振动传感器用来监测桥梁的振动,也可以知道当车辆或者船撞到桥梁,看看桥梁第一时间有没有发生损伤。我们对这些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这个桥梁就“活”了,它就“张口说话”了,我们就能读懂它的健康状态。


      在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智慧监管中心,工作人员聚精会神地关注着这些来自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传来的“声音”。清华合肥院安全监测中心副主任赵小龙介绍,截至2023年4月,监测中心发布并有效处置三级以上预警753起,其中二级以上预警9起,成功预警并联动处置了一批城市安全重大险情。





      赵小龙:我们整个工程分为两期建设,一期主要涵盖了城市的燃气、桥梁、供水、排水4个专项,覆盖全省16个设区市,基本建成了“1+16”的生命线监测运行体系。形成了广泛覆盖、实时感知、及时预警和高效处置的工作机制。


      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今年将全面启动


      昨天(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现场会,指出,今年将在深入推进试点和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基础上,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宏永表示,目前,北京、深圳等19个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上线运行,上海、长春等21个城市项目落地实施,实现了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理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根本转变。



      袁宏永:到目前为止,安徽省已经完成了一期的全覆盖,并且在全国已经达到了60个城市的试点应用,下一步我们想把我们技术奉献给全国,全面提升全国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的质量,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



返回列表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或者素材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 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备案号:渝ICP备2021002381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