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沙坪坝区融汇温泉城童话里D区5栋1905
  •  cqzhongrui160322@163.com
  • 王总: 13708368233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行业动态
给水排水 |总罚款76.72亿元!环境部7天内4次剑指“弄虚作假”乱象!
来源:www.cqzrhj.com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8日
开启入河入海排污口最严监管、中央环保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近2900人、四川省生态环境部原厅长落马、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

最近有关生态环境的重大新闻和热点政策,可以说是扎堆抛出来,整个行业圈子都热闹非凡。


这当中,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有夹紧尾巴谨言慎行的,也有畏畏缩缩提心吊胆的。


01


部长突击检查“抓现行”,司长再表态“零容忍”

生态环境部7天内4次剑指“弄虚作假”乱象


2月16日至17日,生态环境部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首 次提出“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要求。

就在大家还困惑“谁来查?怎么查?何时查?”的时候,生态环境部部长和副部长首先给出了答案。

20日一早,部长黄润秋一行就赶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带领监督帮扶组先后对焦化、钢铁、玻璃等重点行业的7家企业开展突击检查。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结果不容乐观,企业普遍存在超标排放、生产台账弄虚作假、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其中6家企业问题较为突出。


黄润秋部长特别强调,对于企业和第三方监测公司相互串通、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等环境违法行为,必须以“零容忍”态度依法查处。


21日至22日,副部长赵英民又带队赴陕西省咸阳市、渭南市和韩城市,对涉气重点企业开展“四不两直”的督导检查。


检查同样发现,存在篡改数据、编造虚假台账等弄虚作假的违法违规问题。


这时候,大家也渐渐回过神来:原来“弄虚作假”问题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还得是部长副部长带头的那种!


紧接着,在22日例行召开的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新任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增再次表态,对环境污染严重、损害群众健康、影响恶劣的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强化警醒震慑作用。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从16日到22日,短短7天内,环境部4次靶向“弄虚作假”的环境违法乱象。由此可见,国家这次动真格了!


02


2022年总罚款76.72亿元

环境部连续通报数起“弄虚作假”典型案例


在本次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刘友宾公开了一组数据:


2022年,全年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10万个,累计罚款76.72亿元;配套实施五类案件9850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数量为143件,罚款金额为1.55亿元,查封、扣押案件4836件,限产、停产案件629件,移送拘留案件2815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427件。


可以看出,仅2022年一年,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查处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就数量颇多,总罚款数额更是高达76.72亿元。


这其中,企业或企业窜通第三方进行“弄虚作假”行为的情况,不在少数。


在2022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十二个批次、七大领域的执法典型案例中,重点披露了以下几类企业“弄虚作假”问题。



自动监控领域(第十二批、第九批、第四批)


浙江宁波某家纺公司在废水站终沉池安装异常管道抽取河道水稀释监测水质,涉嫌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河南郑州某污水处理公司存在人工稀释水样干扰COD自动监测数据,擅自修改COD自动监测设备消解时间参数,直接导致COD监测浓度偏低,涉嫌篡改自动监测数据。

江苏苏州某电子企业多次用准备好的达标水样替代实际排放水样,导致上传的自动监测数据失真,涉嫌篡改自动监测数据。

安徽合肥某畜牧企业利用临时布设的软管将超标废水绕过自动监测设备,以逃避监管的方式外排入河。

举报奖励领域(第十一批、第五批)

来宾市生态环境局接群众举报,经查,某纸业公司存在稀释生化池水样、设备不正常运行、私设暗管偷排生产废水等违法行为。

大庆市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举报,经查,兴化园区某生物科技公司在污水收集罐下方私设暗管偷排生产废水。

优化执法方式领域(第十批、第一批)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岭分局执法人员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无人机热成像等多种科技手段,查处某金属厂稀释沉淀池水样、将排水口pH自动分析仪拔至装满清水的塑料瓢等多项涉嫌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的环境违法行为。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执法人员,查处某酒业公司在江河擅自新建排污口。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领域(第六批)

南京某生物化学公司委托第三方环评编制单位编制、补办的《80吨/天废水生化处理项目及500平方米危废仓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未如实反映污水处理站废气治理设施实际建设内容,引用的监测数据与原始监测报告中的数据不一致,被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实施“双罚制”。

排污许可领域(第二批)

浙江嘉兴某抛光氧化厂提交与实施情况不符的排污许可申请,并在审核人员现场核实时,隐瞒镍污染物排放事实,以欺骗手段取得了排污许可证。

江苏苏州某五金电子公司的氮磷废水未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单独收集处理后回用,而是混入综合废水一同处理,且综合废水处理设施加药装置未正常运行,导致未经有效处理的废水排入下游污水厂。

除了以上小编列举的水环境领域的部分典型案例外,大气、土壤、固废等领域也通报了很多企业或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的情况。


03


不止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

谁弄虚作假,谁就触碰了环保“高压线”


有人说,全面整治“弄虚作假”情况,就不能只查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

还要查企业,还要查监管人员,也要查地方政府部门......

不能都等部长来查,也不能只等副部长来查。

“让企业不敢造假。”

应该加大企业处罚力度,让企业不敢造假,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弄虚作假”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罚一儆百”不管用,执法部门就应秉公办案式的发现一家、处罚一家,罚十儆千,罚百儆万,增加造假成本,让企业明白“弄虚作假”不值得。

“不能让第三方成为环境违法的‘帮凶’。”

加强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检查和监管力度,不能让第三方成为环境违法的“帮凶”。

说到底,企业有需求,第三方才有供应,两者间的利益产业链才得以恶性循环。毕竟,谁不想踏踏实实挣钱呢。

按照生态环境部的工作部署,针对“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今年将依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形成“双随机、一公开”的高压监管态势,让第三方不敢作假,不能作假,不想作假。

“守好政府部门和监管执法的‘底线’。”

尤其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管和督查。作为环境执法最前线的队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不越界、不越轨,筑牢“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思想防线。


图片来源:江苏生态环境


在这方面,国家显然已经重视起来了。


尤其是从2022年底开始,一场空 前的、力度大的“反腐行动”悄然袭卷。查处、落马、双开、判刑......上至正科级厅长,下至村镇级干部,一旦被查出为官不正、弄虚作假,无一幸免。


总之一句话,谁弄虚作假,谁就触碰了环保“高压线”。



来源: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等;转自:环保水圈

返回列表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或者素材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 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备案号:渝ICP备2021002381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