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沙坪坝区融汇温泉城童话里D区5栋1905
  •  cqzhongrui160322@163.com
  • 王总: 13708368233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行业动态
重庆将全面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清零
来源:www.cqzrhj.com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4日

       11月1日,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清零行动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第二次现场推进会召开。

       时隔10个多月,重庆再次就这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持续推动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速提效。

       进展成效

       建档农村黑臭水体中84%已完成治理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共动态排查建档农村黑臭水体1255个、29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治理1055个、267万平方米,分别占总任务量的84%、89%,实际上已经超 额完成今年重点民生实事序列中农村黑臭水体的年度治理任务。

      其中,荣昌、垫江、北碚、梁平等16个区县已实现农村黑臭水体的动态清零。

      而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全市有652个村(社区)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71%。

     “自从1月在北碚召开第一次现场会以来,这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位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我市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比如,创新建立“乡村排查-区县核查-市级抽查”三级排查机制,确保了底数清、数据准、责任实。

      我市还将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巴渝治水”数字应用场景,构建起农村黑臭水体“一件事”处置流程;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流量或视频在线监测,数字的赋能有力助推了污水治理。

      工作重点

      推动更多农村地区实现生活污水“零直排”

      此次现场推进会有一个观摩点让与会者印象深刻,这就是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的璧山七塘镇喜观村。

      在这个村,散户产生的生活污水在单独收集处理后,被输送到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小果园,实现资源化利用。

      在这个村的幺滩院子聚居点,有农户26户52人以及1家农家乐、1家民宿,这里采取“生态池调控+管网还田利用+智能化浇灌”模式,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再将其作为农肥用于周边的30亩果园。

      根据测算,这样的尝试每年可以节水5400立方米,并有效提升果园的亩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典型案例。

      此次推进会明确提出,各区县农村地区要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尤其是在环境敏感程度较低、消纳能力较强的地区,要优先采取这样的方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引导传统农区的黑水、灰水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储存池+管网输送利用系统”,经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和水肥,从而实现生活污水“零直排”。

      除了资源化利用,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上,还将推动乡镇污水处理厂向农村纳管延伸。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新建改造乡镇排水管网350公里以上,其中50公里以上是向农村区域延伸,同步新增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

      新的目标

      明年年底前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8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推进会确定了新的工作目标:到明年6月底,我市要全面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清零任务;明年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要达到80%以上。

      对农村黑臭水体的发现、排查,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比如农村一些水体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坑塘、沟渠占比接近80%,一些已经治理的水体,极易受季节变化、人口迁移和生产发展等因素影响而返黑返臭。因此,做好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需要深入开展摸底调查。

      会议明确要求,在本月底前,各区县要对农村房前屋后的河塘沟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再进行一次摸排,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手段提升排查质效。

      摸排原则上以200平方米以上水体为重点,同时群众反映强烈、黑臭现象突出的小微水体也要纳入治理范围,实行市、区县两级清单管理。

      会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既要打好攻坚战、歼灭战,又要打好整体战、持久战,把农村黑臭水体清零行动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农村改革等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如期实现新目标。

      数读·重庆农村黑臭水体、生活污水治理>>>

      黑臭水体

      ■共动态排查建档农村黑臭水体1255个、299万平方米

      ■完成治理1055个、267万平方米,占总任务量的84%、89%

      ■荣昌、垫江等16个区县已实现农村黑臭水体的动态清零生活污水

      ■全市有652个村(社区)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71%

      ■将新建改造乡镇排水管网350公里以上,其中50公里以上是向农村区域延伸,推进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记者 张珺 整理)

返回列表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内容未经本网站及作者本人许可,不得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用文字图片部分来源于公共网络或者素材网站,凡图文未署名者均为原始状况,但作者发现后可告知认领, 我们仍会及时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处理,如未及时联系本站,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备案号:渝ICP备2021002381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3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