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井盖吃人”事件频繁上演。路面井盖权属复杂,不同井盖的维修、管理、养护责任分属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等多家单位。每个缺位的井盖都可能成为嗜血的黑洞。如何多顶帽管好这些盖是当下考虑的问题,下面小编汇总了各地井盖防治动态。
长沙动态
小小一方井盖,关系着一座城市的“足下民生”。
截至6月底,全市已有约40万个窨井盖完成“户口”普查。
根据计划,长沙将于今年11月底前形成全面、准确的城区窨井盖信息库,更好守护市民“脚下的安全”。
据市城管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明亮介绍,长沙全市城区窨井盖普查于今年初启动,目前信息采集工作已覆盖全市城区窨井盖总量的三分之一。下一步,市城管执法局将加快推进普查进度、把好普查质量、用好普查结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好普查任务。
据了解,本次城区窨井盖普查由长沙城管部门牵头,市人民检察院、市住建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共同开展,主要包括窨井盖普查建档、窨井盖安全隐患整治两项任务。
普查中,各管线权属单位及维护管理单位将对责任范围内的窨井盖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登记窨井盖存在的问题,对窨井盖存在缺失、破损、移位、松动、沉塌、异响等病害情况,以及井盖混用等问题分门别类建立问题台账,并根据摸底情况对窨井盖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整治。
常州动态
窨井虽小,事关民生。为切实守护群众“脚下安全”,筑牢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今年以来,常州市住建局排水管理处为所辖窨井设施全部安装新型材质防坠设施,力争最 大 限 度消除市民出行安全隐患。本次防坠落设施安装项目涉及新北、钟楼、天宁三个区,共计3.5万个窨井,具有面广量大的特点。目前正值汛期,防坠设施的安装能进一步降低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导致的井盖安全隐患,形成兜底保障。据了解,当前防坠落设施已完成12343套,约为总量的35%,其余部分正抓紧施工。
为了做到应装尽装不留缺漏,市排水管理处在安装过程中使用了GIS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对安装井位进行定点,并为每一个安装的防坠落设施发放了相应的“身 份 证”,与安装窨井的GIS唯 一编码进行了绑定和登记,极大方便了今后防坠落设施维护与管理。此外,市排水管理处采取夜间施工,最 大 程 度减小对道路通行的影响,为市民出行带来方便。本次防坠落设施项目全面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和《排水管道检查井悬挂式防坠落格板应用技术规程》T∕CECS 721-2020等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使用的防坠落装置为蜂窝型网状结构格板,采用了高强度微米增强塑料,附件也都采用表面防霉耐腐蚀处理。防坠落设施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耐高温老化性能,以更好地延缓使用寿命。
下一步,市排水管理处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优先在道路车辆多、人流量大以及容易发生积淹水的路段安装防坠设施,并通过开展路面巡查,及时发现和修复井盖缺陷,同步更新改造老旧井盖。
佛山动态
近日,《佛山市窨井盖安全管理条例(送审稿修改稿)》(下称《条例》)面向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条例》的制定旨在形成从窨井盖的建设、维护、保护、日常管理、应急处置到法律责任的全链条管理模式,保障人民群众“脚下安全”。《条例》的起草遵循所有权人维护管理和所在区域管理部门监督相结合的工作原则,落脚“安全”二字,完善佛山市窨井盖安全管理和执法监督体制机制。
《条例》在“最 大 限 度保证安全”的基本原则下,通盘考虑地域面积、交通状况、处置难度等,制定了合理且相对严格的处置期限。一般情况下,要求2小时到场并采取安全措施,6小时内完成修复,有难度的应当在24小时内完成,需要采取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