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地下水?
地下水(ground water),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
国外学者认为地下水的定义有三种:一是指与地表水有显著区别的所有埋藏在地下水的水,特指含水层中饱水带的那部分水;二是向下流动或渗透,使土壤和岩石饱和,并补给泉和井的水;三是在地下的岩石空洞里、在组成地壳物质的空隙中储存的水。
二、地下水的重要性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
三、我国关于地下水的管理发展和条例
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开始于20 世纪50年代初,大致经过了起步、发展和探索三个阶段。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的起步阶段,水利、地质部门先后在部分区域开始了主要为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供水服务的地下水监测工作。
2021年9月15日,国务院第 149次常务会议通过《地下水管理条例》,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同样是这一年,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在京组织召开《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实施情况终期评估报告一致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标志着《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完 美收官。
该规划作为2011-2020年的十年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南,给定了当时未来十年的地下水工作方向,在地下水行业内具有定海神针作用。其收官也意味着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逐渐走向正轨。
四、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地下水
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24.7%,地下水约占全球饮用水供给的一半。是主要的淡水来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地下水还是生态环境系统的基本要素,对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湿地、河口和近岸海洋等,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此外,地下水也是地热能源利用的重要载体。
然而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含有地下水的地层通常被称为“含水层”(Aquifer)。地下水被开采后,有的含水层可以很快通过降水、地表水入渗等方式得以补充,而另一些含水层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得以恢复——这一补给恢复过程所需的时间被称为“地下水年龄”(Groundwater Age)。
地球上的地下水中,约93%的地下水年龄在百年以上。然而,频繁的人类活动给地下含水层带来的污染,直接威胁地下水的利用;气候变暖带来的全球水循环和用水需求变化,也对地下水储备形成深远影响。
全球的地下水储量中,年龄在百年以上的地下水约占93%(图中水滴大小与储量呈比例关系,来源:Gleeson et al 2016)
地下水,特别是干旱不雨地区的地下水,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在地下不声不响地流动,不直接受大气降水的影响。 由于受地下周围环境的限制,它流量较小,流速较慢,水温较低。地下水的这个特点使它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和稀释,也不利于污染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因此,地下水的自净能力差,不像地表水那样可以向周围环境迅速扩散。二是地下水潜藏在地下,不接触外界环境,不接触阳光,曝气净化和生物净化的过程难以进行。因此,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清洁状态。
在中国,地下水资源总体不足,而且分布严重不均。中国的地下水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等严峻挑战。根据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全国约15%区域的地下水污染组分超标,主要污染物有三氮、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局部地区面临着地下水资源枯竭的风险,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区域发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和湿地退化,黄渤海沿海多地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
五、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地利用地下水,治理地下水污染,是当务之急。
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实现地下水补给以及消耗之间的平衡。
制图:李承龙,依据Hiscock and Bense, 2014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为了加强地下水管理,防治地下水超采和污染,保障地下水质量和可持续利用,国务院于2021年10月21日发布了《地下水管理条例》,对地下水调查与规划、节约与保护、超采治理、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水安全,支撑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要实现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价值,就必须维持地下水消耗和补给之间的平衡,因此其可持续利用取决于三点:
1)控制污染进而有效管理地下水水质,
2)防止地下水超采造成资源枯竭,
3)维持当前以及未来气候模式下地下水储备的可再生性。
作为关注地下水相关研究的同志,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我们还需要在地下水资源形成分布与演变规律、地下水系统中物质与能量输运、改进地下水系统的观测和模拟、地下水与环境经济社会的纽带关系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