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清疏管内淤积和检测管道是否存在隐患问题
排水管网如同城市的“静脉”,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健康,关系着老百姓的福祉。排水管网作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末端,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福田区高度重视排水管网建设,建成污水管网长度超过1700公里,雨水管网长度超过2300公里,同时组织排水运营企业积极开展排水管网检测清疏工作,持续推进排水管道更新修复。2022年组织对450公里排水管网开展检测清疏、隐患排查工作,整治修复污水管网8.33公里,该区涉水地陷事故发生率较五年平均19次下降37%。2022年累计应对暴雨台风预警54次,未出现大面积积水现象,未对市民出行、车辆通行造成影响。
为保障排水管网运行畅通,实现辖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福田区政府将排水管道畅通行动纳入2023年20件民生实事中,区水务局制定《2023年度排水管道畅通行动实施方案》,构建起“巡查、清疏、检查、修复、监管”一体化的排水管道管理模式。
创新模式推动管理网格“全覆盖”
“我们创新了网格化治理新模式,进一步梳理、细化、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使排水管理工作从一个个‘点’、一条条‘线’,织成覆盖全区的‘网’,效果正在逐步显现。”福田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福田大力推进排水网格管理,全区划分9个“市政网格”和30个“小区网格”,以网格为单位构建“联动网”,水务管理与街道、社区、物业等单位紧密沟通,不断提高辖区排水管理的工作效率,政企联合共同改善排水管理服务品质,推动专业运营常态化。
“人巡+机巡”助排水管网安全“无死角”
作为人口密度极大的中心城区,福田区排水管网分布较广且巡查时难度较大。该区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了由“传统人工巡检”向“人巡+机巡”的新模式转变,大幅提升了排水管网巡检的质量和效率。
如何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前提下加强排水管网管理?福田区水务局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QV、CCTV等检测手段开展排水管道内窥检测。在作业现场,一台个头小巧的 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被放入雨水井内缓缓爬行,管道的水流量、水流速度等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上的电脑里清晰显示出管道的淤积、破损等情况。在获取资料后,工作人员通过对数据和画面进行分析和研判全面掌握管网“病情”,排查“病因”。
除了认真排查辖区内排水管网运行现状,福田区水务局按照雨水管网一年两次、污水管网一年一次、雨水口和支管一年四次的频次,对市政排水管渠开展清疏养护工作,确保辖区排水顺畅。
创新技术助力“城市血脉”更畅通
日前,福田区水务局对有关路段进行地下管网修复作业时,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实现了“零开挖式”修复。“这是城区地下排水管网大规模修复过程中,不对道路‘开膛破肚’,而是动了一次‘无创手术’。”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得益于福田区积极引用先进的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整治技术,减少道路开挖,整个施工过程对周边市民出行几乎没有影响。
除了新技术,福田区还运用了新材料推动排水管网提升改造。小区排水管网采用球墨铸铁、钢筋混凝土或高质量塑料类管材(如PVC-UH管);市政排水管网根据不同管径,管道直径在600mm内的选用球墨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或高质量塑料类管材(如PVC-UH管),管道直径达到600mm及以上的选用球墨铸铁管或钢筋混凝土管,改造后的排水管道能够有效地解决管网老化和走向混乱的问题。
加强力度狠抓排水管理闭环整治
安全通畅的排水管网,关乎防汛排涝、保障城市正常运行。为加强排水管网隐患排查及运营监管福田区水务局多措并举,狠抓闭环整治管理,做好排水监管工作。
提标加压,加强排水管网隐患排查及运营监管。区水务局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强化排水管网隐患排查,在市5-10年一轮周期性普查的标准上进行自我加压,提高普查频次,开展3年一轮的市政排水管网全面检测。
久久为功,持续开展日常巡查、内业检查、月度考核等工作,督促排水企业不断提高排水管网运维质量。2022年完成450公里排水管渠检测,共排查3、4级排水管网缺陷949处,已完成整改949处,整改完成率100%。
“地上美丽福田,地下安全福田”。未来,福田区水务局将通过加强普查评估和更新改造全过程管理继续加强辖区排水管道隐患排查整治,全力推进排水管道更新修复工程,减少辖区内涝积水和地面塌陷事故,保障排水管道畅通、安全。
来源:福建特区报
本文仅作行业分享,图片、文字版权出处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感谢您的支持